|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长期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了人们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习惯性称呼,最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及“农民工”这一称谓时表示,这样的称谓本身就带有歧视色彩,呼吁社会慎用这一称谓。
确实如此,做城里人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憧憬。这是在近日全国妇联发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中传出的明确信号。调查数据显示,逾8成被调查者对职业身份定位是“外来工”或“职工”,不愿再被称为“农民工”。其称谓被认为是最不能接受的歧视。
其实,“农民工”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长期以来,人们提到“农民工”时并无恶意,反倒往往掺杂了同情、悲悯的情怀。只不过是,从农民到流动人口、新市民,再到市民,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身份几经变换。按照卢书记的说法,“农民是职业呀,哪有生出来就是工人的?哪有生出来就是商人的?结果偏偏农民生出来就是农民。”是啊,你看现在当政的50后、60后高官好多或是从农家出身或曾经是上山下乡的知青,难道说,他们能被称为“农民某某”?就算是在那以前的荒唐年代,当年的陈永贵当了国务院副总理还是在大寨大队拿工分,但也没有人叫他“农民总理”啊!
如今劳动用工制度已改革了十多年,现在也只有合同制用工这种合法形式。无论城里人、乡下人;总经理、搬运工,都是一纸劳动合同书,形成劳动关系。再说“农民工”自己心中也认为这个称谓本身就意味着区别对待。
目前再把他们称作“农民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社会,就要从消除身份界限开始。取消这个“最不能接受的歧视”称谓,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为此应该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对“农民工”确立一个或是“外来工”或干脆就是“职工”的统一的称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