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09
游客
- 元宝
- 0 个
- 银子
- 0 两
- 贡献
- 0 点
- 威望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0-26
- 在线时间
- 301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记忆最深处的一句话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承载了世间万愁,奔向江河,奔向大海,最终蒸发到云端,还不是来浇灌这人间!“浩洁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还不如“一江春水”来得爽快,来得彻底!
与其相信向东流的水,不如相信从东升的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亮是偷盗者,它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是白天从太阳那儿偷来的,可谁谁能说它的光谱里没有人性的种种色彩呢?我以月光为崇尚,而它也只有在悄无人音的黑夜里向无法入睡的人倾诉了。
水上的月光是朦胧的,是无际的,单纯地就像渔夫“打渔、买鱼”的生活;水中的月亮是宁静易碎的,脆弱地就像寂静夜里酣睡的渔夫。可是渔夫只会打渔,也许从不会抬头去过问这一平常的天象。世间就是这样平衡。
繁华喧嚣的尘世也许只有待月出之时,才会有“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雅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能在明月之下领悟很多道理的缘故吧。月光吸收的是白天的种种世象,在夜晚释放的是人间的酸甜苦辣,让人们在冥冥中对比、醒悟。
所以,我选择在夜晚出游。我认为面对棘手的人性我们没必要逃避。“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是禅宗表达理事无碍的名句。禅者的身心永远保持一致,在日用的每一细节上,都感受到人性的纯真。理以事显,事以理成,故经云:“性相不二、心境一体。”那么不如与水月相合,吸天地之气、万物之光,以坦荡磊落的性情来迎接人生种种风景,荣辱不动心,能在悠闲中与水月陶然共忘机。以这样的和谐心境与外物相融的契合在夜中来探寻人性,夜该是怎样的光景?
我生在江南水乡,我是喝江南水长大的,这儿的水,清冽明澈;我是沐浴江南的月光长大的,这儿的月,皎洁明亮。水清凌月明莹,月明莹水清凌。水和月,月和水,是两个难分难舍的意象了。江南的水中有月,月滤了水;江南的月中有水,水洗了月。咦呀,原来水是江南的身,月是江南的心,水月之“净”,竟是江南的魂了呢!不远的未来,我将要踏上自己的旅途,离开这个地方。那时,我肯定会想起故乡的月夜。也许故乡的月夜与其它地方没有什么大不一样,可是在故乡,我可以找到自己的床来仰望心中的那一轮明月。我想任何一处的月光都没有故乡的稠密、明亮。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潮”的意境也许只有徐志摩才知晓。我也只会坐在船边用脚掌在水中轻轻划动,水花并不肆意,但绝对温情。船的移动,心也在移动,月在移动,日子也在移动。月光中,小虫子在水上漫舞,此时我深深感悟到:只有逝去的东流之水才能撑得起永恒的东升之月啊!
人们选择夜晚是为了逃避白昼,没有必要的,任何人都面对太阳的时间多,面对月亮的时间少。然而,面对这少见的水中银盘,人们为何又要拾起一粒石子将它击碎呢?
人们都说女人是水,女人爱观月,因为女人总记得当年面对空中高月、水上轻月之时,男人的誓言,也总记得当年的月光像婚纱一般让她幸福。
然而岁月变迁,唯月永恒。爱得痛了,痛得哭了,那颗等待的心夜夜执著。女人面对着世间二月,渐渐变得麻木、冷漠,甚至神经: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个过客的错误,让女人在与月和水一起等待的日子里,在一喜一悲中变得憔悴。
女人真是水啊,脆弱地连一轮月都承担不起!可女人自己何尝又不是一轮月呢?晶莹剔透,神秘莫测是月的特征,更是女人的天性。月了解多愁善感的女人,女人更了解承载着嫦娥无数哀怨的月。于是,在恰到好处的时间两者相遇了。月遇到女人变得更加真实,而女人更懂月的情吧。
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那个结着秦淮八艳的缠绵和哀痛,背弃和坚守,香艳和纯贞的秦淮河,让我时时想起来往穿梭在烟雨蒙蒙的淮水的画舫上,红颜女子倚着船栏哀唱《后庭》一曲,身后的明月冷冷地诉说着繁华褪尽的落寞的情景。“淮水东边旧时月,深夜还过女墙来”,一代名妓,湮没在冷月的残喘里,湮没在旧水的感怀中……
水的洁净可以照见本貌,也是自我洗涤的媒介,月的明亮光华一如高贵不屈的人格,水和月将人性融入物色之中,给探寻中迷茫的人照知心志。一千多年前,王维赶着一辆牛车奔的辋川,奔向辋川的水月,进入明月水色间的静净平定,以水洗涤自我,找寻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的心灵世界。水月,让生命在沐浴中圆融,在遐想中丰富。何不以明心见性如水月,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以无所不了的禅意,来幽赏这人间常有、世人却不能享不知享的月夜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心情不豁达、执假相的人看世间是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的,而开朗明智之士识得事物与众生一致的真体,就知道天地间的一切皆是长住不变的了。正如“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上帝赐予我们永恒的东西终究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是要让人类世世代代在静与躁,在淡泊与浮华间悟出做人的真谛。
水、月、人都是永恒的,彼此相融,为情而生。(作者为华罗庚中学学生)
作者:邵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