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浮生半日闲 于 2011-10-3 09:22 编辑
会呼唤公平正义的最强音来自社会精英,绝不只是中国人的悲哀。
因为中国太古董而官本位意识超级浓烈的看法是片面的。迄今一切“民选”的背后也全部是精英政治,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国家强化精英政治的理由。
民主自由的“真缔”自资产阶级向封建君主的专制暴虐专政夺取“人权”或“民权”的那一天开始,升华为民权与人权疏离的一种新形专政制度。虽然非常巧妙而隐晦,资产阶级从封建君主的专制暴虐专政夺得“人权”或“民权”之后,最暴虐的统治不再是奴隶主或专制君主的从精神上肉体上专政的君权神授,而改为表面上的“物竞天择”的你选为我为精英的我权你授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物竞天择”本身仍有“天意”的昭昭,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宿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囿桎的还不仅是革命的意义,目的本身的权力向有产阶级倾斜,让官本位在新的社会平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更让社会陷入权钱联姻的暴虐。
说中国现行的官员垂直任命制的管理体制是强化官本位的体制性根源没错,一切精英政治不可能允许在精英阶层外选拔官吏。但说市场经济是消灭官本位的政治体制的前提更错。中国曾力图粉碎官员垂直任命制却被利用为启动改革的阀门。中国一切改革不着力于精英政治的彻底消除,即使是某种意义上的权宜安排,也仍然是追求一种相对粉色的精英政治,不仅与民众的民主自由是背道而驰的,更是以直接消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代价的。经济一转轨贫富便剧烈分极,喊任何公平正义的口号都是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唱挽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说法奇傻,只看到干部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没有太大的改变而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更傻。沿袭公有的计划经济的官员垂直任命制,同样可以权力人格化。
权力人格化是政治学社会学难题。权力放大私欲,私欲贪恋权力的任一维度,都可以使人丧尽天良变成恶魔。世界思想界流行的阻止二者亲合的设想有两个:要么使当权者大公无私,要么对权力进行限制实现司法法治化。两者的着眼点都在于修正人的私欲产生的恶果,所以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在经济基础放大私欲的前提下,任何修正人私欲的恶果的上层建筑都是表面文章甚至是自欺欺人。中国贪腐已成燎原烈火,扑不灭吹又生的表象下,是放大私欲的经济基础有着无与伦比的“春风”。
共和国的生日依然在处处“春风”中凯歌高奏,祖国仍然是“官本位”利益特权的广袤原野。民主自由中的人权和民权的真缔无法涵盖迄今为止的一切专制或专政。只要精英政治一息尚存,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便还没离开上帝向人类出发。公平正义基础上的民主自由属于人类文明的上一级。在那里,精英政治只是历史博物馆中的陈列品。当然,陈列品还有与官本位精英政治对立的历史事实和进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