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健康?
中医把健康人叫“平人”,中医认为,人的阴阳协调、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平和均衡”,既不“太过”,也无“不及”,就是“平”,这样的健康人就是“平人”。
什么才是健康的状态呢?
吃饭喷喷香;
排浊很通畅;
一觉到天光;
干活有力量;
笑容挂脸上;
检查无异常。
“吃饭喷喷香”,说明脾胃功能好,中医认为: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
“排浊很通畅”,说明肠道功能好,小便大便排污通畅,一是肾脏的肾气很充足,二是浊便浊液不会污染血液。
“一觉到天光”,说明睡眠质量好,肾脏功能正常,肝脏养护得好。
“干活有力量”,说明气血充足,肝脏疏泄功能正常,精力充沛。
“笑容挂脸上”,说明心态良好,精神状态饱满。
“检查无异常”,进一步印证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二、保健的三个层次
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弟兄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个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治病,是在人的病情发作之前就调理治疗了,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二哥治病,是在人的病情开始发作的时候治疗,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疗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达到本乡里。而我治病,是在人的病情严重的时候找到我治疗,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可见,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总结出健康保健的三个层次:预防、检控与治疗。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在疾病发作之前采取预防措施,“治未病”是中医思想的精华。
《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既病防变,防微杜渐,有病早治。中医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疗”。 现在,没有具体的病、觉得不舒服的人越来越多,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的人群。亚健康状态去医院没法看,因为不知道挂哪个科,挂哪个科都不对,它需要调理。古人知道“防未病”,现代人更强调“治已病”。
《黄帝内经》说:“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如口渴了才去挖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医生多数时间做的就是“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事情。
一般人认为人年纪大了、老了,就要生病,病多了、病久了就走向死亡。其实,健康到老,无疾而终是可以做到的。 从出生到死亡应该是“生长老死”的过程;而现在很多人是“生长老病死”的过程,就是说现在很多人是病死的。 人在地上应该活多大年龄? 科学预测:人应该活到发育成熟年龄的5-7倍。发育成熟年龄以长智齿为标志,一般是20-25岁,这样人应该活100-17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