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坛城市门户网

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车展 出租 出售 优惠

查看: 9415|回复: 3

[金坛人文] 说说我的衣胞之地

[复制链接]

69

主题

1467

帖子

179

积分

从九品:吏目

Rank: 2

发表于 2010-10-30 13: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好不个“乡”字了得啊!就这么一个“乡”字,把人们梦萦魂绕、牵肠挂肚一辈子的一种情结突显出来了。好一个“乡”字啊,多么亲切,多么动听!这一个“乡”字,也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衣胞之地———登冠。登冠,现在在版图上已经没有踪影了,几年前区划调整的时候合并到直溪镇去了。从那以后,登冠就进了档案馆。

  我是登冠人,但又愧为登冠人,因为,我对登冠知道得实在很少。早些年,人们一提起登冠,就会想起那成千上百的卖血者的队伍,那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啊,男女老少齐上阵,像鱼塘里的鱼阵似的,一会儿涌到这里,一会儿涌到那里,颇壮观的。还有,就是登冠人的那种杠头杠脑的凶形样子,许多人都说登冠人说话像吵架,一句话出口可以一下子把你顶到墙脚跟;又说登冠人打起架来不要命,个个都拼命三郎、孤胆英雄似的,一姓帮一姓,一村帮一村,那种哥儿们义气,似乎不亚于“水浒”中的梁山好汉。现在,化工是登冠的龙头产业,化工在登冠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留下一些刺鼻的味道。

  其实,登冠还有很多东西能让登冠人引以为豪。登冠原名“澄官”,是以两条流经辖区内的河流名字结合而成的。“文革”中,改名成风,像是一种时尚。“澄官”,这个一看上去就带有明显封建色彩的名字,当然就在劫难逃了。其实,这里的“澄”,是读“den”,而非读“chen”。“澄官”,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所谓“清官”,但既然让人产生歧义,那必须得改。怎么改呢?当年的公社革委会主任是一位清秀白净的南下干部,斯斯文文的,听说每晚都闭门夜读《资本论》。有一天早晨,他在城里的家里休息,我与公社材料组的另一个人登门请示工作,他把公社改名字的事跟我们讲了。他提出了改名字的原则,一要积极向上,二要不改读音,并且,他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方案与我们商量。我们一听,觉得那真是一个绝妙的方案,以后,“登冠”这个名称就用了近40年。

  登冠望仙桥,董溪里董郎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可是名闻遐迩、流传千古的极品神话了,有村名,有桥名,有诗句,还有碑文、楹联。小时候,母亲携我们上延陵街,每次走过望仙桥———那座历经沧桑几百年的古石拱桥时,都会指着桥中央北面边缘上的两个凹坑对我们说:这就是当年董郎跪桥盼妻跪出来的啊!我们蹲下来看看,摸摸,还真有鬼斧神工般的两只鞋印。多么有理有据的神话传说!那么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只可惜,《天仙配》被安庆人抢去了,我们董永故里的子孙们,反而只能一代又一代地学唱着异地他乡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登冠的龙灯是出过大风头的,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那是巨村的父老乡亲们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大手舞出来的。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巨村人合着明快的节奏,把一条色彩鲜艳、造型逼真的巨龙舞出了千姿百态,舞到了省城,舞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据说,巨村的龙灯艺术还是得了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真传,当年刘伯温在巨村坐馆教书时,亲手教给了巨村人扎龙灯的艺术和舞龙灯的技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登冠的篮球也是红极一时的。那时候,登冠这个弹丸之地上村村有篮球场,队队有篮球队,尤其是耿庄村上,出了个“小铁牛”耿美正,身上肌肉长得像块铁疙瘩。在篮球场上,他健步如飞,接球、抢球、运球、三步上篮、扣篮,球在手上就像玩魔术似的。在耿美正带动下,这里出了一支打遍城乡无敌手的农民球队。这支球队的那么出名,与他们的白发书记耿忠书分不开。在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年代,他敢于让球队队员训练记工分,外出比赛再远他都亲临现场。有这么一个坚强的后盾,难怪他们打球的水平那么高。

  在同一个时期,登冠的农民生产也放过卫星的。新亭大队的三麦高产方,河头大队的集体养猪场,在金坛,乃至在镇江地区都是榜上有名,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字。那时候,金坛县、镇江地区,几乎每年都在登冠开农业现场会。登冠的暗沟、挖沟锹和鸭齿钉耙,也是当时的“重大发明”。

  登冠的教育在历史上曾相当辉煌,所谓“王中之甲,甲中之王”也。登冠中学原名王甲初中,王甲,登冠集镇所在地,当年的中考,曾经在全县夺过冠。恢复高考以后,登冠中学重振雄风,无论是高考还是学科竞赛,他们都敢于争先,勇立潮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从这块热土上走进清华园的,20余年间就有五、六位。

  登冠,镇守着金坛的西北大门,与丹阳、丹徒交界,也可以算是金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现在,她的建制虽然不存在了,但那里的人还在,那里的土地还在,那里的沟溪塘河还在,那里的历史和传说还在。作为一个登冠人,我虽不在那块土地上工作,但我的根还是深深地扎在了那块土地上。我曾经在我家的老房子上贴过一副对联:“树高千尺叶连根,人行百里心贴本”。这个本,也是根,是生长在我心田中的根,是生我养我那块衣胞之地。(作者单位:金坛市第四中学)





作者:黄生龙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6

帖子

68

积分

从九品:吏目

Rank: 2

发表于 2019-7-24 1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1487

帖子

116

积分

从九品:吏目

Rank: 2

发表于 2019-7-24 13: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