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46
游客
- 元宝
- 0 个
- 银子
- 0 两
- 贡献
- 0 点
- 威望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1-28
- 在线时间
- 825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家有九口人吃饭,光靠田里的草是远远不够烧的。亏好父亲在供销社工作,他常常能从生产资料部买回一些计划外的煤屑。于是,我在教学之余,有一个任务就是将煤屑做成煤球。
到了礼拜六,我就会忙起来,先在一块空地上将煤屑掺入适量的松土,用铁锹使劲拌匀,然后稍许加水,调成不干也不太烂的糊状,接着拿一把吃饭喝汤用的茶匙,沾水后舀起煤屑糊,做成核桃般大小的疙瘩,一个一个地放在泥地上,或是摆在水泥地上,也可晒在平整的石头上。忙忙碌碌一上午,大约可以做成四五百个小煤球。尽管累得腰酸背疼,两手乌黑,甚至脸上也是脏的,但看着那摆放整齐的煤球,虽苦犹乐,心里反而希望父亲能多买到一些煤屑。
因为煤球个小,又是当天做的,即便没有出太阳,到傍晚也基本干了,用箩筐装起,可供母亲烧上多少天。当然,也有碰上天公不作美的时候,记得是一个大热天的上午,我好不容易将一批小煤球做完,早已汗流浃背,临近中午时分,突然间,黑云压城,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家人七手八脚帮着收,因为没干,不得不用铁锹胡乱地铲回一大半时,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我被淋得成了落汤鸡,这倒没什么,只是眼巴巴看着那些好端端的小煤球被雨水打湿,化作污泥水,白白流走,心里十分可惜。
后来,父亲的一位同事送他一副打压煤球的模子,那是生铁铸成的,专门用来制作蜂窝煤球的。为此,我家换上了烧蜂窝球的煤炉。也就是那时,我学会了做蜂窝煤球:和做小煤球一样,先把煤屑与干松土加水后搅拌均匀,使煤屑粉像桃酥那样,用手抓一把捏一捏,不太板实又有些松软即可。土不宜多,多了做成的煤球烧不透,火苗窜不上。土少了,做成的煤球容易散,掌握‘火候’很关键。制作时,将模子上下直通、两侧带有把手的圆铁筒,套在底盘竖着的十二根手指粗细的铁柱上,接着,用小铲子将煤屑装入圆筒内,然后,将盖上有柄、底面同样有十二圆孔的铁板投压在煤屑上,用小木榔头使劲敲打,经多次添加、敲打,致使层层煤屑压紧。最后,弯曲身子,两脚踩住模子底盘的铁板,双手提起带有把手的圆筒,结果就脱出了成形的蜂窝煤球。
起初我做得很慢,渐渐地有了经验,半天能做上四五十个。当然,那是很累人的还要注意安全。有一回就因为心急加上用力大了点,右手握的木榔头敲在了扶着模子的左手的虎口上,钻心般的疼,青肿了一大块,有好多天左手不能端碗。然而,每每欣赏那堆放整齐、漂亮且不亚于机器压制的蜂窝煤球时,会自我陶醉在成就感里。
后来用上了煤气灶、电饭煲,我也就不再做煤球了。不过,有时我用煤气灶炒菜或用电饭煲煮饭时,还是会忆起做煤球时那苦涩而不乏乐趣的一幕幕。
作者:曹志忠金沙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