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22
游客
- 元宝
- 0 个
- 银子
- 0 两
- 贡献
- 0 点
- 威望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1-28
- 在线时间
- 2308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处世,如果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美丑不辨,连什么是荣什么是耻都分不清、辨不明,甚至荣耻颠倒,就会演绎出卑劣、龌龊甚至可恶可悲令人唾弃的人生轨迹,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社会产生负价值是必然的。如果是严重危害社会,那么由此走上不归之路也是极可能的。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辱观不能出问题,因为荣辱观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纵观古今中外,揆之芸芸众生,几乎所有的社会丑恶现象,都源自于荣耻不分、美丑不辨、道德失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以“**”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人们对荣辱的理解和认同,虽然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但注重求荣避辱的精神荣誉却始终是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历史发展到今天,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的提出,之所以会很快得到“两会”的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是因为这一重要论述切中时弊,深中肯綮,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树起了一个“道德标杆”。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对照这个“道德标杆”,矫正自己的荣辱观,把体现“八个为荣”内在要求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立身做人的准则。
求荣避辱,贵在付诸行动。
反观我们宣传教育的得失,一个事实有目共睹,社会中确有不少人总是习惯于坐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喋喋不休地空发议论,指责他人多,检讨自己少;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多,从我做起净化社会风气少。一个社会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只有落实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实际行动上才有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关民族的兴旺发达,也事关每一个家庭及其成员的“幸福指数”,谁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充当旁观者。只有共同创造,才能使和谐的蓝图变为现实。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自觉把“**”作为做人、为官的信条,在心中立牢“**”这个“道德标杆”,正直做人、清白为官,常念党性、常修官德,不为积习所蔽,不为诱惑所动,慎用手中权,坚持正确的操守,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良好的人品和人格魅力,让组织放心、人民放心、家庭放心。
作者:印荣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