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58
游客
- 元宝
- 0 个
- 银子
- 0 两
- 贡献
- 0 点
- 威望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0-26
- 在线时间
- 307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黄金,色泽华丽动人,它是最早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金属之一。近20年来,黄金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但黄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十亿分之五,因而显得极其贵重和稀罕,也就难怪人们会不畏其难、不厌其烦地沙里淘金。
美玉,白如脂,绿如茵,晶莹可爱。但如果玉上玷有瑕疵,造诣高深的玉雕大师,总是精心设计,力求剔去瑕斑,把最完美的珍品捧进艺术的宫殿。
沙里淘金,是珍视虽然微小但却有价值的东西,重视点滴吸收,玉中剔瑕,是精益求精,不满足于“瑕不掩瑜”的解脱。尽管一个着眼于“取”,一个着眼于“剔”,但目的都是为了去芜存菁,去粗存精。所以,淘金者和玉雕艺人是有见地的。
我想,对待工作中的不同意见,对待思想上,理论上的不同认识,也应采取以上态度。当我们坚持正确意见的时候,要有玉中剔瑕的精神,决不把其中不正确的成份也当作美玉似地保留;当我们否定不正确意见的时候,则要有沙里淘金的气概,哪怕是极微量的“金子”,也要珍惜,切莫不问青红皂白,把其中包含的正确成份也一古脑儿摒弃。当然,要能这样做,就要对各种意见作具体的审慎的分析,首先分清金与沙,玉与瑕。离开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那就既不能从沙里发现金粒,也不会从玉中看到瑕疵了。
作者:孟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