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解放前,庙会的出会曾是风行一时的民间活动,在我的脑海里不时还出现那种热闹非凡的情景,这里,我就讲讲以前直溪直里村庙会的出会盛况。
直里庙位于今西直里自然村的东南边,解放后,被改建成直里小学。这里,前面近有水,远有山,按风水先生的说法:山是气,水是财,是块风水宝地。跨进庙门,迎面便是第一进,此间塑有四尊高大的四大金刚,意在把守护卫寺庙;第二进正中便是土地菩萨,西侧正面朝南坐着弥勒佛,眯眼作笑,背面就是如来佛,东侧围坐着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穿过天井来到第三进,这里是五阎王所在,什么无常鬼、摸壁鬼之类,一个个戴着高帽子、伸着长舌,极其恐怖,胆子小的孩子根本不敢进去。
解放前,庙中的方丈叫张明海,他为人和善,菩萨心肠,公社化以后,成了直里18队的五保户,死于1980年代。而当时庙会的主要操办人是李一飞(直里村出名的大地主),他家中兄弟四人,自己排名老二,因此人们又叫他“厅老二”。李一飞生于1895年,卒于1945年10月,曾是日伪时期的伪乡长。
出会的准备工作很讲究,事先得指定专人养猪,出会前三天的晚上将猪引到直里庙屠宰,必须是“整猪”。所谓“整猪”,就是将毛猪屠宰后,刮去猪毛胀满气。还得有“整羊”,另备有大草鱼或大青鱼,而且也都由专人负责。这些东西,得先供奉在庙里。
到了正月十三,一切准备就绪,沿途的群众早早吃了茶饭,在道旁守候观望。午牌时分,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始出发,游行路线是绕辖下三社十三甲的地盘游转一圈。
走在最前面的是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骑马的人应是有名望的人,扛着帅旗。帅旗是绝对不能倒下的,否则就意味着不吉利。紧跟其后的有烧拜香的,这些人是事先向菩萨许过愿的,手上拿着香和小板凳,自始至终都必须向前走三步向后跪拜一次;有乘坐“浪浮船”的,行进中不断地晃动彩船;有八仙,他们都是由少年男女化妆扮成的,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拿着过海的工具;有舞狮子的、舞龙灯的,敲锣打鼓的人跟在后面,弄得整个过程都锣鼓喧天;有挑花担的(由美貌女子化妆扮演,身着戏剧服装)、挑茶担的(由男子化妆),花担、茶担都是精致的工艺品;有“无常鬼”、“摸壁鬼”,头上戴着高帽子,帽子上分别写着“一见生财”和“一见神来”;有河蚌精、螺丝精,扮演者在行进中不断地扇动蚌壳、人头在很大的螺丝壳中伸缩着;有判官,另有一人在后面为判官打伞,并不停地转动纸伞;有跳财神的,财神爷边跳边舞,且有乐器伴奏,同时做着“招财进宝”的手势,不断地将手中的金元宝放进衣兜里,意在大吉大利,招财进宝;有负责几个鸣炮的“升冲手”,途中不时的鸣放,以烘托热闹的气氛;有帽子上插着很长的野鸡毛,身着亮丽服装,叫做“跳武服”的,几个人互相穿梭,步履敏捷,边跑边跳,嘴里不断发出“叽、叽”的叫声;还有抬整猪、整羊、整鱼的,跟着一道游行……如此众多的内容所串联成的一条长龙足有两里之长,道路两旁围观的群众数以万计,这种热闹非凡的情景,真是人山人海,场面恢弘。
出会活动一般要从中午进行到傍晚,围观的群众有看不过瘾的竟跟在队伍后头,一直尾随观望。可惜的是,这种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独特景观,如今在我们这里再也看不到了,不然倒是绝佳的旅游卖点。
(作者:王扣庚 作者为金坛市金溪新村居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