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1
游客
- 元宝
- 0 个
- 银子
- -1 两
- 贡献
- -1 点
- 威望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1-4-2
- 在线时间
- 89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胡子 于 2011-6-6 14:51 编辑
想必现网上活跃的多半是70后、80后、90后吧,我是60后的也来凑个热闹。我就来说说我们那个年代简单快乐的端午节。
小时候生活条件很苦,生长在农村,饭都吃不饱,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白米饭的。夏天多半是吃大麦粥和南瓜粥,冬天吃红署粥和胡萝卜粥,就是做饭也少不了这些辅料,为的是让空肚子吃的饱些。不过现在这些东西都成了好东西了,还特意搭配着来吃,在那个年代你天天吃就会吃怕的,只盼着能吃上一顿白花花的大米饭,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是最期盼的。
端午不但有粽子吃还有鸭蛋和鸡蛋吃,我们小时候平时是吃不到蛋的,只有过生日和过端午才能吃的上,所以特别期待过端午,特注明一下:那个时候吃不上蛋不仅仅是家里穷,连老百姓养鸡都要禁养的,每家只能养二到三只,还要按人口比例来养,那是个牛鬼蛇神的年代,搞不好是要坐牢的,那个时候的人也特别听话老实,就是有了几个蛋,也要留着卖钱,给我们添几件衣物,所以能吃上蛋就是过节了,从来也没什么零食可吃,也不像现在这样担心食品里有什么防腐剂激素和塑化剂之类的安全问题。现如今就连买的粽子也不放心的吃了。我很小就会帮妈妈包粽子了,大概12岁吧,先学着包小小的粽子,是四个角的二个合起来的,然后对扎就可以了,那样的小粽基本上是挂在胸前玩的,舍不得吃,再用百束(就是五颜六色丝线)织个网袋,网袋也是自己织的,织好了把粽子和蛋放进去挂在胸前。虽然有点分量但好不高兴哦,还要带到学校放在教室的窗台上,比比是谁的粽子和鸡蛋多,所以都不舍得马上吃,要放上好几天,在路上带来带去的,最后说再不吃就要坏了,那才不得不吃。我们小的时候不馋,没有吃的习惯,只要肚子不饿就行了。记得有一年把粽子带到学校放学忘记带回来了,第二天去不见了,让同学拿走了,呵呵,哭了一上午,回来告诉我哥,哥又给了我两个,只才不心痛。我姊妹仨,我妈是分好了给我们的,规定一人几个,多包就多分点,少包就少分。一般情况下我妈会偷偷的多给两个我哥,说我哥个大吃的多,我也没意见。仨人感情也特别好,慢慢的长大了,生活条件也一年比一年好了。
到七十年代后期,就不愁吃了,对端午这个节日不像小的时候那么期待了。如今的端午节成了女儿节了,出嫁的女儿带着老公和孩子必回家的节日了,也成了单位发放福利给职工的必需了。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吃粽子不如包粽子好玩有趣。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六一儿童节,某个幼儿园搞的活动就很有趣,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学包粽子。现如今又有多少家长会包粽子哦,家长和小朋友包的粽子不分上下,可想包的会有多好啦。不过,乐在其中,趣味无穷,给这个端午节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无论是以前的端午还是现在的端午,粽子始终是主角,会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祝大家端午节开心、快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