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坛城市门户网

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车展 出租 出售 优惠

查看: 4304|回复: 3

[本地杂谈] 康有为与茅山的渊源

[复制链接]

840

主题

1966

帖子

1万

积分

从六品:州同

发表于 2017-10-14 0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康有为在我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历史标志性人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改良派领袖,公车上书、戊戌维新、保皇“勤王”等历史事件就像一座座路标,在历史的前进道路上,诉说时世变迁的主题。康有为作为改良派的领军人物,被后人称为思想家和教育家。但是,他的一生中也饱受灭族缉杀、流亡异域之苦。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变迁最为快速的时代之一,康有为逐渐沦为保皇派的领袖,后人对他的一生褒贬不一。

康有为对母亲十分孝顺,虽然他的母亲早在1913年逝世,但是,对于母亲长眠地他做了认真的考察。1917年春天,康有为为了给他的母亲找墓地寻到江苏茅山,开始选择在杭州,后来到了茅山考察后,经过一番对比研究,选择了茅山白云观北面的青龙山脚下。因为在那里挖到了一个大土球,康有为认为那里是“龙吸珠”的风水宝地。据记载,康有为在母亲迁葬之后,在茅山白云观守孝三年;后来他还把胞弟康广仁安葬在浮山北麓

                              

在茅山景区核心区域内的九霄万福宫,会多次看到这么两句话:在家不孝敬双亲,何必灵山见世尊……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领袖,关于他生平的业绩,我国诸多史学界已为他写下了许多专著,但是康有为晚年隐居江南茅山的一段往事,至今鲜为人知。

茅山道士神秘相邀
1917年秋一位茅山道士去上海拜访康有为,告诉康有为江南福地茅山有“秦汉宰相府,汉唐帝王家”之称,南朝陶弘景,有官都不做,隐居山中做“山中宰相”,邀请康有为去茅山“观山水以宽胸怀”。这年秋末冬初,康有为带上侍从来茅山游览。

看上茅山的风水,将亲人遗骸迁葬于此
来到了被誉称为道教“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的茅山之后,康有为看上了这里的风水,亲自在茅山周围实地勘察寻找风水宝地,之后几年陆续将母亲、妻子、弟弟等亲人遗骸从广东南海家乡运往此处安葬。
2012年4月,康有为的孙女,80岁高龄的康保娥女士及其夫君徐先生,赶来茅山寻找其爷爷的手迹和其太夫人的墓葬,由于康有为母亲的墓葬在文革期间被毁,山上荆棘丛生,无法找到墓葬地,康女士一行表示很遗憾,但茅山此行也了却了她多年来的心愿。

在茅山的手迹石刻
康有为来到茅山之后,曾讲授《道德经》,为茅山道院留下数幅屏条与楹联,有“龙虎排云出,玉清炼丹来”,“但见花开落,不闻人是非”等,在华阳洞边还留下了“山中宰相陶弘景,海外逃臣康有为”的一副对联,可惜均已遗失或毁于文革。目前保存下来的有康有为书写的“葬母碑”和“众妙石刻”。

藏母碑
藏母碑为康有为撰文并亲书,现珍藏于茅山元符万宁宫内。葬母碑为白矾石,高1.6米、宽0.9米、厚0.13米。字体为古隶,落款时间为“孔子二千四百六十八年丁巳九月六日”(1917年)。碑中记述康有为家庭情况及其母亲一世含辛茹苦,躬亲哺养子女和康有为变法失败,流亡海外,其弟康广仁被害于北平,康有为怕母亲伤子之痛而隐瞒真情,以及未及尽孝道等事。
   

众妙石刻
元符宫内的一块康有为于戊辰年(1918年)四月书的“众妙”石刻。上刻“众妙”二字,每字大约一米见方,字迹清楚,后列姓名及时间,具有一定的石刻艺术与书法价值,属茅山历史文物

          [金坛茅山:发现康有为发妻张云珠墓 ]   
    再次印证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后,一家老小定居茅山
    记者获悉,金坛茅山薛埠镇西阳村委油榨头村本月14日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墓穴,随墓出土的还有2块石碑。17日,经金坛市博物馆文保科专家实地勘察,初步确认此墓是在茅山一带广泛传说的康有为发妻张云珠墓。目前,薛埠镇文保工作人员已对此墓进行保护。
    据薛埠镇文化站王站长介绍,一直以来,薛埠茅山一带有传说,称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携一家老小赴金坛茅山,后在此定居,还曾在茅山一带开过公司。油榨头村年纪较大的村民也曾听过传说,康曾经把母亲和最钟爱的小老婆的墓葬在村附近,但无人说得清具体地址。金坛市文保部门专家过去也曾到油榨头村一带实地探访查证,但没有确定具体位置。
    14日下午,油榨头村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挖到村边时,意外发现地表下约四五十厘米处有硬物,随后挖出2块石碑,每块上面均有二三百字。工人们联系镇文化站,文保工作人员到场一看,发现石碑上刻的是康有为亲自为墓主题写的墓志铭,原来,并不是误传的康最钟爱的小老婆,而是康的发妻张云珠!他们立即通知金坛市博物馆。2块石碑被工人们交到当地派出所,随后被转交给博物馆保存。
    17日,博物馆文保专家到场,确认了墓穴和石碑的真实性
    昨天上午,记者在金坛市博物馆看到,2块石碑大体保存完好。据文保科工作人员冯铁介绍,2块石碑长47厘米、宽39厘米、厚10厘米,由青石制成,其中一块清晰刻有“夫人姓张名云珠字妙华”字样。
    据了解,张云珠墓不属于古墓,文保部门并未进行挖掘,而是请薛埠镇将该墓穴保护起来。从该墓穴的横截面来看,规模不小,加上当地久有传说,目前镇政府已安排专人看守,防止有人盗墓。
    记者还了解到,早前,康有为母亲墓也在附近的句容一带被发现。据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推测,康有为蒙难后,带家人到茅山一带,看中了当地的山清水秀而在此定居,后将家人墓穴也选在此处。
相关资料:
    张云珠,1855-1922年,字妙华,康有为结发妻子,比康有为大3岁,性情温顺贤惠,婚后很孝敬康母,“终日勤勤,无稍暇”,并尽力支持康有为的事业。
    张云珠与康有为生有四女一男。
    康有为不给女儿同薇裹足,引起全族人的不满,独有张云珠极力赞同。变法失败后,一家人以为康有为已遇难,张云珠强忍悲痛,处变不惊,组织一家大小连夜搬家。
    张云珠去世后,康有为亲为亡妻执拂送丧,在给亡妻的祭文中写道:“四十七载同糟糠而共患难兮,悼伤逝于千秋。”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64

帖子

872

积分

从八品:知事

Rank: 4

发表于 2017-10-14 1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37

帖子

1171

积分

正八品:县丞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10-14 1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杰地灵,嘻嘻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456

帖子

2436

积分

正八品:县丞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10-14 10: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那个时候还有这么大的墓穴啊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