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10月15日,金坛中燃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坛中燃)老总于某在酒店内自缢身亡。据悉,金坛中燃为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燃气)下属企业,是金坛和宜兴最大的液化气供应企业。于某自缢身亡,导致企业陷入瘫痪状态,不少债权人赶到该企业讨说法。
老总突然自缢身亡,原因扑朔迷离
据金坛中燃员工介绍,于某是常州人,从水北镇一家液化气气站做起,而后成立了金坛市公和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和公司)。2009年,于某以占49%的股权,与中国燃气下属的上海中油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金坛中燃,随后垄断了金坛的液化石油气市场。随后,又开拓了宜兴和丹阳市场,公司规模壮大,员工有400多人,主营范围是瓶装燃气经营、燃气灶具及配件、钢瓶的批发和零售。
公司员工称:“10月中旬,总公司的管理人员来金坛进行财务检查,而后在10月16日上午,司机到金坛某酒店的房间找于总时,发现他已经自缢在了酒店。说是于某当时留下了遗书,上面说欠下了上亿元的债务。”
“我们都没想到他会自杀”,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表示,于某今年47岁,正值壮年,孩子才高中毕业,他怎么会忍心抛下家人?
公司突然“倒闭”,债权人齐讨说法
金坛中燃员工告诉记者,于某出事,导致公司的正常经营全部中断。目前,公司400多名员工两个月的工资、社保等涉及一百六七十万元。
“中国燃气总公司的人没有给我们任何善后处理,总公司来人将我们公司的库存液化石油气卖掉后,资金账户封存了,大伙的工资却都没发。”金坛中燃一位财务人员告诉记者。
金坛中燃供货商也被拖入困局。曹先生经营液化气贸易公司,去年12月与金坛中燃签订了一年供货协议,如今尚有600多万的货款没能回账。“原本按照合同约定,是逐月结清,后来于总给我打了好多电话,说公司财务紧张,一点一点支付货款吧。”曹先生表示,他觉得金坛中燃是中国燃气的子公司,这么大一家上市公司,也不会赖账,也就没有太在意。“没想到于某一出事,竟然不知道找谁追账了?找东家中国燃气,对方不露面。”
南京一家供货商也表示,大家冲着金坛中燃的后台——中国燃气才会将货款缓几天,没想到,于总走了,640多万货款没人“认”了。
而据供货商们初步统计,仅金坛中燃拖欠的供货商货款就多达一千万。此外,于某以个人和公司名义借款、质押等金额多达上亿。
巨大财务窟窿从何而来、如何解决?
据一知情人透露,“于某在外面借款,有多种方式,比如以中国燃气金坛分公司的名义,在外借款,金额有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第二种是以公和公司为名,以金坛中燃公司作为担保借款。还有员工400多万的集资款等。”
10月27日,记者试图联系金坛中燃的法人、中国燃气LPG事业部副总经理苑隽,但对方的手机已显示暂时不能接入。 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得到中国燃气方面的回应。
记者从金坛政府部门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门也在协调中国燃气方面,处置善后事宜。同时,金坛警方也对此案介入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