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坛城市门户网

热门搜索: 活动 交友 车展 出租 出售 优惠

查看: 4204|回复: 3

水乡指前趣话多

[复制链接]

9

主题

10

帖子

2592

积分

游客

发表于 2010-12-16 12: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指前镇位于长荡湖西畔,水网密布,河岔纵横,为标准的“两乡”———水乡、鱼米之乡。有河必有港,东西河流入长荡湖的港口就有荷花港、白石港、仁河港、清水渎港、庄阳港等。一道道的东西向河流被一条宽宽的南北向金溧大河贯穿而过,好像“丰”字中那一竖。这一竖把三十平方公里的指前镇分成了两大块———河东片、河西片。

  指前河流多,要说“河大哥”还要数中部东西流向的弯头大河(九里湾河),它把指前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南面的后渎村、东浦村及城头、金庄、东神圩等自然村皆与溧阳别桥镇毗邻,有的只
是一埂一沟之隔,还有的一幢房屋,哥哥住金坛,弟弟住溧阳。隔乡隔县不隔情,千百年来,人们世世代代友好相处,婚丧嫁娶,千丝万连,往来不断。

  此地的风土人情,与溧阳百姓别无他样,语言相通,习俗一样:溧阳人早晚皆吃饭,四时八节,亲朋往来,更是如此。这大概是农民忙于生产的缘故,一大早下田干活得吃饱,这样干活劲头才
足。而中午吃点粥,名曰“吃点心”。大忙季节,下午再吃一顿“腰餐”(点心)。后渎、东浦人的饮食习惯也如此。

  再说弯头大河河北的圩三、庄阳、风车等村,这习俗截然相反,和金坛大部分农村地区一样,早上吃粥,中午吃饭,晚上则半粥半饭。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河南、河北两地有两个亲家,河南亲家去河北走亲,当天来回,一天连吃了三顿饭;而河北亲家去河南走亲,也是当天来回,一天连吃三顿粥,饿得肚子咕咕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改变,这一习俗也开始发生变化。听老家来人说,寒冬农闲季节,后渎、东浦等村的百姓也开始早饭吃粥,粥内加块米粉饼,中午则安安稳稳地吃顿丰盛饭,免得主妇们一大早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指前镇,南北习俗有别。其实弯头大河南北语言也不同,溧阳属吴语区,后渎、东浦等村人说话则带有溧阳腔,又异于溧阳口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后渎、东浦话。外出他乡,知音者一听就知你是后渎或东浦人,这乡音哪怕是少小离家老大回,鬓毛已衰,乡音难改。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指前人,是东浦的一方水土养育我成长,故听起来格外亲切。

  后渎、东浦人说话格外有趣,例如:“在哪里”说成“在喏头”,“在这里”说成“在格头”,“这是什么”说成“格是嗲佬”,“你这孩子”说成“你这小佬”。当然,这浓浓的地方音苦得孩子们学起普通话来增加了不少麻烦。在称呼上,“爸爸”称“嗲嗲”,“妈妈”称“嗯捏”。有意思的是“伯母”称“脉脉”,而指前弯头大河以北和金坛大部分地区一样,“脉脉”是祖母之称,这主要是指前北部带有苏北口音而形成。看来,在指前一乡之中,这称呼也是不能乱用的,不然会有降低和提升辈份之嫌。

  在性格脾气上,后渎、东浦人基本和溧阳人相似,脾气急躁,说话喉咙高,开口就是“老只呱,老只呱(老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半句头溧阳话。”但办事直率,性格豪爽,一根肚肠通到底,和他们打交道,还真叫爽快。






作者:吕怀成金沙周刊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813

帖子

134

积分

游客

发表于 2019-7-24 12: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515

帖子

69

积分

游客

发表于 2019-7-24 13: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78

帖子

65

积分

游客

发表于 2019-7-24 13: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金坛论坛——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信息服务金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