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51
游客
- 元宝
- 0 个
- 银子
- 0 两
- 贡献
- 0 点
- 威望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10-11-5
- 在线时间
- 2838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一个叫陶永和的湖南人,3年前去浙江金华打工,由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度身无分文。2004年12月26日,他逃票乘火车到达义乌站后,想混过检票,却被检票员发现。车站值班室的一位老同志听了他的讲述后说:“你先走吧,等以后有钱了再把车票补上。”为这次逃票,三年来,陶永和的良心一直感到不安。2007年7月,他特地赶到义乌补了3年前那张面值为5元的火车票。
菲拉鸠思说:“在我们的灵魂里,可以说有一种天生的神圣,它统治着我们精神的城堡,支配着我们对善恶的判断”,这个天生的神圣就是良心。以我等浅薄的知识,可能无法给良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非这个词所包含的内容,而是它所承载的厚重。从根本上讲,人皆有良心。不然,《三字经》就不会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们大概不会怀疑,求得良心的安宁远比金钱更重要,马克吐温也这么说过:“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问心无愧无疑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正是有了良心,才使人类有别于大千世界里其他形式的芸芸众生。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良心都没有,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古往今来,讲不讲良心一直被普罗大众作为评判一个人好坏的重要标准。正因人皆有“恻隐之心”,人类社会才远离冷漠充满友爱。心灵的安宁无疑是幸福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因素。1811年,美国政府设立了一项特殊的基金,名曰“良心基金”。起因是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款人,他给财政部寄去了5美元,说是因为做了一件有违良心的事,想以捐款求得内心的安宁。从此,捐款人源源不断。我们可以欺骗别人,却欺骗不了自己的良心。良心有如心灵深处的判官,当人的行为和意念符合“是”和“善”的要求时,良心的嘉许,使人恬然自安,即所谓“问心无愧”;但当人的行为意念违背“是”和“善”的准则时,就会遭到良心的谴责,使人感到“于心有愧”。
人世间之所以还有那些黑暗和罪恶,追根朔源是人的良心出了偏差,有了问题。如果每个人把良心放在正确的位置,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更加和谐、更加温馨和更加美好。陶永和这个普通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样板。当这个世界物欲横流、金钱万能,一般人就不会在乎良心和公理,不会讲究公平和正义;当所有的浮躁成为一种常态,人性的卑琐便清晰可见,良知注定只能向隅而泣。人们如其慨叹世风日下,不如陶永和一样,首先亲手拂去自己心头的尘埃。为人处世之时,不妨多一点善良、慈悲、仁义、同情、怜悯之心,想问题办事情时刻想着问心无愧。
作者:罗真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