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为稻梁谋 于 2014-11-7 16:56 编辑
天黑时分,将近六点半的时候,儿子终于回家了。回到家二话不说,书包一扔先吃晚饭。在餐桌上儿子说,“今天又有领导到学校去检查了”。闻言,我问到,“这次又是去检查学校卫生?” “不是的,这次是专门抽查学生的作息时间、作业量等情况的。”儿子闷闷地说到。“那怎么抽查的?”闻言我又问到,说实在的,现在上学的孩子真是太苦了,小学还可以,一到中学,课目增加,作业量增加,课时增加,孩子上学放学是两头不见太阳。,先撇开孩子的成绩不说,看着孩子辛苦的样子相信每一位家长都会心疼。 “能怎么检查?还不是学校老师提前指定几位同学回答问题?回答答案也几乎是统一的。早上明明要求六点半到校,回答只能说七点半,明明每天都要到六点过后才放学,收收书包加上路上的时间到家也要到六点半,偏偏只能回答六点之前就放学了,明明有些学科老师会写错罚写,还偏偏只能回答说没有罚写,没有体罚,明明不是这样,还偏偏不能说真话,真让人郁闷”儿子边闷头吃饭边回答到。 “那让你回答问题没有?”我问到。“我倒没有,我们班几乎都是指定了女同学,女同学听话。” “那假如老师让你回答,你怎么回答?”我接着问到。“如果这次让我回答,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我听被抽查到同学说,明明不是这样,还偏要按老师的意见说,真是郁闷死了。” 听了孩子的话,不禁令人沉思。“学生减负”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到孩子,我们时常听到这些口号和呼吁。天可怜见,现在我们金坛教育系统的领导们也开始真正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实开始为他们减轻负担了,这很让人欣慰。但从孩子话语中透露出的某些信息又让人感到有些担忧。 学生要减负,孩子要快乐学习、健康学习,这是大势所趋,教育部门、家长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此次金坛教育局以及领导们现在派员到学校去抽查调查,所有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值得我们广大老百姓点赞和支持,但通过孩子的一番话,让我们不禁对教育局此次派往各学校调查和抽查的方法和效果产生忧虑。简单派人去往各校抽查一些学生,却没顾及到学校的具体情况,往往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使得调查的结果和真实状况南辕北辙,使得减负流于形式,而没真正让我们的孩子学习负担减下来。 那为什么会发生教育局的检查和下面学校的形式应付甚至阳奉阴违这种情况呢?学校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升学压力、达标率、优秀率是症结所在。深思之下,无非是教育局要求的学生减负和教育局对各学校升学率、优秀率的考核之间矛盾的产物,这似乎也是现阶段中国教育主要矛盾也是根本矛盾,不单是小小的金坛,纵观现阶段整个的中国教育,似乎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要“素质教育”、“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又要求学校的教学质量。小升初、中考、教育局要求各学校的优秀率、升学率,高考要求各高中的达线率,如此种种,不光教育局、各学校对自己有要求,兄弟学校也在那斜眼看着比着,家长、社会也在关注着。所有这一切都给教学系统、学校、老师带来莫大的压力。既要减负又要达标率优秀率,往往搞得教育局以及各学校左右不是,无所适从。 那么“素质教育”、“学生减负”和学校要求的升学率、优秀率这二者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着矛盾?或者说这二者矛盾可否调和?表面看来是存在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要求孩子学习刻苦,强调“学海无涯苦作舟”,恨不得要求每个孩子学习都能头悬梁锥持股,不吃苦怎么能取的好成绩?不吃苦以后怎么能考取好学校?这种思想理念家长如此,老师如此,学校也是如此,这似乎是中国教育的一贯心态和理念。大量的作业,重复的罚写,毕业班的学生更是如此,中国孩子真够悲催的。此次教育局领导派员检查学校老师有无罚写的现象,这是好事。现在有的学校老师作业一布置就是抄写N遍,错误的再罚写N遍,抄的孩子叫苦连天,家长问,会了没?答曰会了,会了还要罚写,谁叫你前面错误?貌似只有这样大量的重复机械的罚写才会加深记忆,然而医学研究和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人对某一事物特征的记忆是限度的,一定次数的重复有助于强化记忆,但超过一定的次数则会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想想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记忆,从老师上课开始到学生作业,乃至错误后的订正往往不少于五六次,这种情况下,孩子该记着的应该是已经记忆深刻了,那为何我们很多学校老师,还是会在孩子作业错误后要让学生罚抄N遍?孩子吃苦且不说,在此且问一下,如此罚写有效果吗?或者说效果大吗?如果没什么效果,那么我们是否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 所以个人认为素质教育学生减负和教学质量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让孩子死读书并不一定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这里面有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效率问题。只有快乐着才能更好的学习,重复的大量的作业量往往使得孩子疲于应付,而没有时间真正的让孩子扩展思维,延伸学习,长期以往只能导致孩子的思维僵化,走上社会也是高分低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多的时候,我们老师应当带给学生的是科学的有效率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大量的题海,重复枯燥的罚写,如此强化记忆,枯燥且效率低下。 改进学校的教学观念,改善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本身素质,让学校老师教会孩子怎么去捕鱼,而不是简单让孩子去重复学习,这才是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减负的根本之道。
无论怎么说,此次教育局领导派员检查学生减负情况的举动,都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也许教育局换一种方法更能得到学生负担真实的情况,比如只要派员隔三差五在各中学门口观看,检查学生上学放学情况,现场看看学生们到底是几点到校,又是几点放学的,亲眼所见要比到学校“抽查”几个学校老师准备好的学生的答案要真实的多。 无论怎么说,教育局派员检查学生减负情况,是善意的。只是当教育局领导们真诚的善意,碰上孩子善意的谎言,怎么看都有点显得滑稽,再想想却又有点沉重。当花季少年梦想的翅膀,不再是轻盈华丽,而是满载着我们家长、学校、老师、社会沉甸甸的希望;当青葱年少的思想,不再纯真无邪,却是充斥着迷茫、枯燥乃至谎言,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已走到了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