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18
游客
- 元宝
- 74 个
- 银子
- 463 两
- 贡献
- 1922 点
- 威望
- 18 点
- 注册时间
- 2015-1-12
- 在线时间
- 19 小时
游客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并继竿的正确使用和一些误区
误区一、并继竿太精贵、不抗造。这个误区是由于成本问题引发的,并继竿入门就要100多,而振出竿十几、二十几块钱就可以玩,中高档就更不用说了。的确,国产并继竿起点虽然只要100多,但缺乏100----500区间的一个过渡,100多过后,紧接着就500——1000这个档次了,的确很多新玩家很难迈过这个坎,即使咬咬牙过来了,也是小心使用,生怕损坏,实际情况呢,并继竿绝对要比振出竿要瓷实多了,首先设计上和振出竿两个概念,不要因为细、轻就觉得不堪重负,我在如何理解杆子的调性和硬度的帖子中做了说明,相信看懂的朋友,此刻应该多少明白了些,就好比钢管和钢筋,前者易断不易弯,后者易弯不易断。虽然重量轻,但是很细,竿壁厚度没有收到影响,弯曲度又好,加上连接方式更利于力量传导,使得杆子和手臂都浑然一体了,变相加长了竿身长度,所以比振出竿强度肯定不差。
误区二、并继竿容易拔节。的确,并继竿确实存在拔节现象,但就和振出竿断节是一样,谁敢保证不断节?其实正确的连接,并继竿拔节的概率要远远小于断节率的。插接连接就好比凸凹卡槽一样,不同的是,需要插节的地方,越往下越细,等待插节的地方越向里越细,效果是紧紧咬合的,连接后的密闭性,比振出杆子要出一个等级的,但损耗的不算。如何正确的连接呢?无非就是两种观点,一是竖直插进2、3CM(到底)就可以了,二是插进去后(到底),逆时针旋转3分之一圈,拆的时候顺时针在转回来就可以拔了。不敢说哪一种就一定对,我本人就旋转,有人说会伤漆,我每次用竿后都保养,所以不是很担心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转不转都行,更多是心理作用。只要竖直保证插到底,就不会出问题的,我有强迫症,所以转一下。呵呵。那么在实际钓鱼中,您只要在中鱼后保证能搞让杆子超过15°的角度,就一定不会拔节的。那么就需要您不能钓懒鱼,不能随便把杆子放下去做别的事,如果有别的事做,请把杆子收到炮台上,即使振出竿我也觉得应该这么做。
误区三、对于线组的限制太大。很多玩并继的朋友都十分小心的用线,生怕杆子拔节,就是我们说的宁可短线,也不丢竿,这个想法肯定没错,但是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说,市面上任何一支崭新的并继竿(包括国产的),在拔河的时候,都可以轻松拉断1.2甚至更大的子线,记住,是子线!!!!这是经过上百次的测试的,但为什么还有拔节的现象出现呢?最主要的问题是主线和子线的号差太小。举个例子,同是1.5的子线,一个上2.0的主线,一个上2.5的主线,那么前者相对于后者,拔节的概率就大,因为杆子承受不住的时候,子线断不开,道理简单吧。所以说,只要主线子线号差拉开,拔节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但注意主线和子线尽量选择一个牌子的,不管杂牌还是品牌,切记切记。我本人用线比较猛,尤其野钓的时候,子线经常用到1.5或者更高也用过,但是我大线用的也大,比如我用1.2的子线,我起码要配2.0的主线。如果1.5的话,我就要用到2.5大线。当然,这都是违背了小线钓大鱼的精髓的。想让大家知道的是,不要哆哆嗦嗦不敢用0.8以上的子线,不要怕。正常来讲,野钓2.0配1.0或1.2完全没问题。如果您用1.0子线,最好也用2.0主线,这个线组对于并继竿来说,已经属于强力线组了。我用的那都是变态线组。最后说说挂底的问题,其实挂底对并继竿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比中大鱼麻烦多了,鱼起码动啊。我的解决方案是,一是弯弓(不是侧弯)直接拽断子线,如果双钩同时挂了,(一般不容易拉断,双钩分解拉力),我就拿振出竿前面绑八号铁丝,(有条件的绑螺丝刀最好)烧红直接烫浮漂下面的线,保住浮漂。其实振出竿也一样存在挂底,一样是个大麻烦。
误区四并继竿究竟能飞多大的鱼?我认为除了对于竞技钓手以外,用并继飞鱼实在是一种很古怪的选择,一是几乎所有并继竿的设计思想都是为手感的完美而并非飞鱼,二是能飞鱼的并继竿基本上都无法同时满足细线钓大鱼的需求,也不会有太好的手感、也绝对不会太轻,这样一来,我们购买并继竿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同时我也认为并继竿钓休闲是适得其所,对于快速起鱼不太在意,所以多数的并继竿并不适于竞技钓快鱼,休闲钓则不同,手持一支精美、轻盈的竿,悠闲地垂钓于青山绿水之间,小漂细线、仔细观察鱼的每一个摄食动作,充分感受每一次中鱼的美妙手感,不在乎是否能鱼获满护,也不和别人争分夺秒,全然是一种个人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