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名医简介: 孙建华,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减肥与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临床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首批“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临床专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临床专科、中医药示范专科,孙建华为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 致力于功能性胃肠病、中风病、痛症针灸效应机制研究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神”是针灸疗效关键,凝练出醒脑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调神健脾针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针灸特色治疗方案,被评为南京市秦淮区名中医。 门诊时间: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周一,周三上午,周二,周四,周五下午
陈璐,医学博士,主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秘书。 ˙冬病夏治有哪些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有中药内服、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埋线疗法、脱敏治疗、刮沙法、割治法、拔罐法、熏洗法、气雾剂吸入法……等等。三伏天敷贴疗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伏敷治疗中主要通过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之机,三伏天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之时,在相应的穴位敷贴,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相关脏腑,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而发挥防病治病作用。 ˙冬病夏治的作用:治未病 对“治未病”有三种解释:其一,指预防。“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医生的重要职责。如内服药物或打预防针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性疾病。 其二,有早期治疗的意义。古代医家认为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食指麻木,口角流涎,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就有中风的可能。必须预先服药或针灸,以防突然中风。南宋张杲在《医说》中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中风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其三,能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截断和扭转疾病的趋势。例如,在脏腑病变中某一脏器的疾病,从其发展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器,高明的医生能够防病传变。《难经》举例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肝受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